最新資訊
重慶加固工程:舊樓房不想拆怎樣進行加固改造
來源:www.19971018.com 發布時間:2025年07月23日
針對舊樓房不想拆除的加固改造需求,可通過結構加固、墻體加固、地基加固三大核心方法提升安全性,同時結合功能優化設計延長使用壽命。以下為具體方案及實施要點:
一、結構加固:提升整體承載能力
加大截面加固法
適用場景:梁、板、柱等混凝土構件承載力不足時。
實施方式:在原構件表面澆筑新混凝土層,內配鋼筋或型鋼,形成復合結構。例如,混凝土柱表面包裹鋼筋網并澆筑高強灌漿料,可提升承載力30%-50%。
優勢:成本較低(約80-120元/㎡),技術成熟,適用于多數舊樓。
案例:長沙留芳嶺47號D級危房采用全鋼架加固,通過新增鋼構架與原結構連接,實現結構整體穩定。
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法
適用場景:梁、板抗彎加固,或柱抗剪加固。
實施方式:將碳纖維布用專用膠粘貼于構件表面,利用其高強度(抗拉強度達3500MPa以上)提升承載力。
優勢:自重輕(僅增加0.1-0.2kg/㎡),施工快捷(單層粘貼僅需2-3小時),耐腐蝕性強。
注意:需專業施工確保膠層均勻,避免空鼓。
粘鋼加固法
適用場景:靜力荷載下的梁、板受彎加固。
實施方式:用建筑結構膠將鋼板粘貼于構件受拉區,形成組合截面。
優勢:施工周期短(單層鋼板粘貼僅需1天),對原結構影響小。
成本:約200-300元/㎡,高于碳纖維布但低于加大截面法。
二、墻體加固:增強抗側力與整體性
磚墻加固
水泥砂漿面層加固:在磚墻兩側抹20-30mm厚水泥砂漿,內配鋼筋網(φ4@200mm),可提升墻體抗剪能力50%以上。
鋼筋混凝土夾板墻加固:在磚墻兩側澆筑50-80mm厚鋼筋混凝土板,通過拉結筋與原墻連接,形成組合墻體,適用于高層舊樓抗震加固。
混凝土墻加固
噴射混凝土加固:對存在蜂窩、麻面的混凝土墻,用高壓噴射設備將細石混凝土噴射至墻面,厚度50-80mm,可修復缺陷并提升承載力。
外包鋼加固:在混凝土柱四周包裹角鋼或鋼板,通過綴板連接形成鋼構架,適用于柱截面不足且空間受限的場景。
三、地基加固:解決沉降與不均勻變形
注漿加固法
適用場景:砂土、粉土地基沉降。
實施方式:鉆孔注入水泥漿或化學漿液,填充土顆粒間隙,提高地基承載力至150kPa以上。
優勢:施工噪音小,對周邊環境影響低。
錨桿靜壓樁加固法
適用場景:軟弱地基(如淤泥質土)沉降。
實施方式:在基礎底板開孔,利用建筑物自重將預制樁壓入地基,樁端進入持力層(如砂層或巖層),通過樁頂與基礎連接傳遞荷載。
案例:某6層舊樓采用錨桿靜壓樁加固后,沉降量從120mm控制在20mm以內。
四、功能優化:兼顧安全與使用需求
增設構造柱與圈梁
構造柱:在墻體轉角、交接處增設鋼筋混凝土柱(240mm×240mm),間距≤4m,可提升墻體抗倒塌能力。
圈梁:在樓蓋處增設鋼筋混凝土梁(高度≥180mm),與構造柱連接形成框架,增強整體性。
水電改造與防水處理
水電改造:更換老化鋁線為銅線(截面積≥2.5mm?),重新鋪設PPR水管,避免滲漏與火災風險。
防水處理:衛生間、廚房地面涂刷防水涂料(如聚氨酯),墻面防水高度≥1.8m,確保48小時閉水試驗無滲漏。
五、實施流程與成本控制
檢測評估: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結構檢測,明確損傷部位與程度,制定針對性加固方案。
施工周期:局部加固約15-30天,整體加固需3-6個月,需合理安排施工順序以減少對居住的影響。
成本參考:
基礎加固:注漿法約200-300元/m?,錨桿靜壓樁約800-1200元/根。
結構加固:碳纖維布加固約80-120元/㎡,粘鋼加固約200-300元/㎡。
墻體加固:水泥砂漿面層約60-80元/㎡,鋼筋混凝土夾板墻約300-500元/㎡。
六、注意事項
合規性:加固方案需經圖審機構審核,施工過程接受監理單位監督,確保符合《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》(JGJ116-2009)等規范。
材料質量:選用通過國標認證的加固材料(如鑫球高強無收縮灌漿料,抗壓強度≥50MPa),避免使用劣質產品導致二次加固。
長期維護:加固后定期檢查結構變形與裂縫發展,每5年進行一次檢測,確保長期安全。
通過上述方法,舊樓房可在不拆除的前提下實現結構安全提升與功能優化,延長使用壽命30年以上,同時兼顧居住舒適性與經濟性。
一、結構加固:提升整體承載能力
加大截面加固法
適用場景:梁、板、柱等混凝土構件承載力不足時。
實施方式:在原構件表面澆筑新混凝土層,內配鋼筋或型鋼,形成復合結構。例如,混凝土柱表面包裹鋼筋網并澆筑高強灌漿料,可提升承載力30%-50%。
優勢:成本較低(約80-120元/㎡),技術成熟,適用于多數舊樓。
案例:長沙留芳嶺47號D級危房采用全鋼架加固,通過新增鋼構架與原結構連接,實現結構整體穩定。
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法
適用場景:梁、板抗彎加固,或柱抗剪加固。
實施方式:將碳纖維布用專用膠粘貼于構件表面,利用其高強度(抗拉強度達3500MPa以上)提升承載力。
優勢:自重輕(僅增加0.1-0.2kg/㎡),施工快捷(單層粘貼僅需2-3小時),耐腐蝕性強。
注意:需專業施工確保膠層均勻,避免空鼓。
粘鋼加固法
適用場景:靜力荷載下的梁、板受彎加固。
實施方式:用建筑結構膠將鋼板粘貼于構件受拉區,形成組合截面。
優勢:施工周期短(單層鋼板粘貼僅需1天),對原結構影響小。
成本:約200-300元/㎡,高于碳纖維布但低于加大截面法。
二、墻體加固:增強抗側力與整體性
磚墻加固
水泥砂漿面層加固:在磚墻兩側抹20-30mm厚水泥砂漿,內配鋼筋網(φ4@200mm),可提升墻體抗剪能力50%以上。
鋼筋混凝土夾板墻加固:在磚墻兩側澆筑50-80mm厚鋼筋混凝土板,通過拉結筋與原墻連接,形成組合墻體,適用于高層舊樓抗震加固。
混凝土墻加固
噴射混凝土加固:對存在蜂窩、麻面的混凝土墻,用高壓噴射設備將細石混凝土噴射至墻面,厚度50-80mm,可修復缺陷并提升承載力。
外包鋼加固:在混凝土柱四周包裹角鋼或鋼板,通過綴板連接形成鋼構架,適用于柱截面不足且空間受限的場景。
三、地基加固:解決沉降與不均勻變形
注漿加固法
適用場景:砂土、粉土地基沉降。
實施方式:鉆孔注入水泥漿或化學漿液,填充土顆粒間隙,提高地基承載力至150kPa以上。
優勢:施工噪音小,對周邊環境影響低。
錨桿靜壓樁加固法
適用場景:軟弱地基(如淤泥質土)沉降。
實施方式:在基礎底板開孔,利用建筑物自重將預制樁壓入地基,樁端進入持力層(如砂層或巖層),通過樁頂與基礎連接傳遞荷載。
案例:某6層舊樓采用錨桿靜壓樁加固后,沉降量從120mm控制在20mm以內。
四、功能優化:兼顧安全與使用需求
增設構造柱與圈梁
構造柱:在墻體轉角、交接處增設鋼筋混凝土柱(240mm×240mm),間距≤4m,可提升墻體抗倒塌能力。
圈梁:在樓蓋處增設鋼筋混凝土梁(高度≥180mm),與構造柱連接形成框架,增強整體性。
水電改造與防水處理
水電改造:更換老化鋁線為銅線(截面積≥2.5mm?),重新鋪設PPR水管,避免滲漏與火災風險。
防水處理:衛生間、廚房地面涂刷防水涂料(如聚氨酯),墻面防水高度≥1.8m,確保48小時閉水試驗無滲漏。
五、實施流程與成本控制
檢測評估: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結構檢測,明確損傷部位與程度,制定針對性加固方案。
施工周期:局部加固約15-30天,整體加固需3-6個月,需合理安排施工順序以減少對居住的影響。
成本參考:
基礎加固:注漿法約200-300元/m?,錨桿靜壓樁約800-1200元/根。
結構加固:碳纖維布加固約80-120元/㎡,粘鋼加固約200-300元/㎡。
墻體加固:水泥砂漿面層約60-80元/㎡,鋼筋混凝土夾板墻約300-500元/㎡。
六、注意事項
合規性:加固方案需經圖審機構審核,施工過程接受監理單位監督,確保符合《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》(JGJ116-2009)等規范。
材料質量:選用通過國標認證的加固材料(如鑫球高強無收縮灌漿料,抗壓強度≥50MPa),避免使用劣質產品導致二次加固。
長期維護:加固后定期檢查結構變形與裂縫發展,每5年進行一次檢測,確保長期安全。
通過上述方法,舊樓房可在不拆除的前提下實現結構安全提升與功能優化,延長使用壽命30年以上,同時兼顧居住舒適性與經濟性。
上一條:
在原建筑上怎樣進行加固
下一條:
重慶加固公司:在上門勘察房屋問題時需要注意